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市场财经

储能系统第一股的海外进击之路

2025-07-29 13:47:32 来源:能源一号

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内需市场,中国是国内工业企业的核心依托与战略腹地。

  依托成本效率优势,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及欧美、非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市场,主动融入当地商业秩序和生态体系,持续输出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不断探寻业务边界,驱动组织创新升级。

  从过去的小家电、小商品出口,再到如今的大型创新型工业品和解决方案输出,中国厂商正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在海外构建起品牌、口碑和影响力,这种极具魅力的载体传播,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另一种输出。

  聚焦于中国储能行业厂商而言,他们的核心发展目标,是通过深化本地经营、精选战略合作伙伴,最终成长为拥有全球资源配置与跨文化治理能力的企业。

  打破边界、“从0到1”,储能头部厂商海博思创正通过开拓精神,重构市场边界,判断市场前景,并且快速贯彻执行海外战略,在2024年5.39亿的总营收意味着海博思创在海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惊喜。

  海博思创正探寻一条合适的路径,背靠中国大市场、走向世界,通过重构价值链和上下游供应商,在贸易摩擦频发、文化差异显著的地方,直面挑战。

  2024年海外业务获突破性进展

  海博思创于2025年1月上市,被誉为“储能集成第一股”。截至发稿时,公司总市值为158.72亿,流通市值33.43亿。

  2024年,海博思创实现营业总收入8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基本每股收益4.8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8%。公司在国内储能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营收及利润同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同一年,海博思创的储能产品总营收81.93亿元,营收占比99%,同比增长18.27%,储能产品销量11.815GWh,同比增长90.19%。该公司研发投入2.50亿元,同比增长40.10%。

  当年近6亿的境外营收,已经看到了海博思创为此付出的心血。

  储能产品想要在海外市场获得良好的口碑,需要加快储能系统的海外产品系列认证,持续不断地扩展海外销售网络和服务中心布局。

  4月11日,海博思创5MWh-AC储能系统产品,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美澳全系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海博思创的5MWh-AC产品成功通过了欧洲、北美、澳洲的产品检测认证,该产品在电气安全、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与电网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全面满足国际主流市场的高标准要求,为产品在上述区域市场的深入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前,海博思创已经连续收获了多个业务重量级伙伴的认同。如公司已与全球领先的智能储能、运营服务和资产软件提供商Fluence Energy, Inc.(纳斯达克代码:FLNC)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

  同样在去年,海博思创牵手法国独角兽企业NW,合力发展储能业务。NW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独立运营商,以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为主营业务,在全球多个国家均有布局。作为一家法国清洁能源领域的知名独角兽公司,NW致力于以积极的业务拓展引领欧洲乃至全球能源转型。

  海博思创与NW自2023年起开展合作,在2023年度签订了储能系统供货框架协议。在2024年又新签署了包含了在2025年底之前供货500MWh的储能产品,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总计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

  2024年下半年,海博思创也携手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彼此达成了项目规模近1GWh的战略合作。双方也在南澳合作部署一个200MW/800MWh大型储能项目,并考虑继续扩大和深化这一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另外两个大型储能项目。在工商业储能方面,Tesseract计划拓展 “能源存储即服务”计划,预计三年之内开发部署120MWh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海博思创也正在与Tesseract合作拓展表后储能业务。

  截至2024年,公司已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及英国设有子公司。

  2024年,海博思创还顺利交付了包括德国柯尼希塞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印证了海博思创的技术硬实力与交付能力。

  2025境外市场拓展迅猛

  除上述举动外,今年以来,海博思创海外动作更是接连不断。

  2025年6月,它与欧洲大型储能项目开发商Repono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2027年前共同推进总规模达1.4GWh的电网级储能项目落地。

  在北美及中美洲,海博思创积极参与当地储能项目投标,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逐步打开了局面,在墨西哥成功签署了新的项目订单。

  此外,2025年6月29日,海博思创与新加坡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Alpina签署《框架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2025至2027年期间向该公司提供5000套充储一体机,携手开拓新加坡及亚太地区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储能应用。

  随着海外市场布局的不断深入和合作网络的日益完善,海博思创的海外订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公开消息称,海博思创2024年海外业务在欧洲区域已成功交付超过30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项目。2025年公司海外业绩预计约65%由欧洲贡献,35%由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区域贡献。这些订单的获取,充分证明了海博思创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事实上,通过一系列的举动可以看到,海博思创的海外布局有着清晰的业务拓展策略:通过推动与区域重点客户的深度合作,发挥公司的合作/商业策略灵活性、全链条合作生态建设策略。

  企业构建了涵盖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工程运维服务等在内的深度国际化合作网络。构建起覆盖欧美、澳洲、中东、亚太的销售网络,这不仅能获得新的市场版图,也在进一步扩大对全球储能的影响力。

  出海时机如何把握?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海,海博思创有着自己的深度思考。

  首先,其在国内业务上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

  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同样来自该机构截至2024年7月的数据显示,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无论以功率或容量单位计算,海博思创均位列中国大陆市场第一。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在国内市场,公司仍将重点拓展以“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客户为主的储能系统业务,保障业绩的稳定增长,同时兼顾优质的地方能源集团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平台、社会资本客户投资的储能项目,以拓展增量业务和增加市场份额。

  国内优质的口碑和信誉,叠加突出的产品力,容易让合作伙伴产生信任感,进而增强对海博思创的认可,促成合作意向的达成。

  其次,欧美地区及其他重要储能市场在持续增长。

  欧美市场受到设备成本下降以及良好的项目经济性等因素影响,储能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中东、东南亚、拉美、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储能装机需求也增长迅速。面对海外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项目经验及成本优势等多维度因素,快速进行全球化布局。

  第三,海外的储能产品,可以获得较高的毛利率,对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将产生积极作用。

  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的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市场优势明显,但随着电化学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众多厂商纷纷切入储能系统领域,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的增加,将大幅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2024年,其境外市场的营收为5.387亿,毛利率为42.14%,而境内为77.12亿,毛利率为16.85%。未来随着海博思创在海外市场不断的深耕和进取,企业的营收和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改善。

  在研发产品方向上,海博思创也在积极推进海外战略。

  以平台建设为例,公司基于储能应用场景的海博AI云平台于2024年正式上线,并推出海外版智能运维平台(HyperCloud)及相关SaaS服务,这是公司首个基于AI的智能化运维运营服务平台系统,为客户提供在线增值服务。

  该平台基于云原生高可用架构,具备15个模块,涵盖系统总览、电站监测等功能,可提供32个储能业务场景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实现电站告警预警、远程实时监控及预测性维护,提供智能运维全流程服务。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直观呈现电站全貌,助力用户理解与操作,实现立体多角度监控,平台借助AI智能分析、预警、维护体系全面保障系统安全,并全方位促进储能系统效率与收益。

  从宏观角度看,强制配储时代终局,将改变行业和企业的战略定位及格局。

  2025年2月出台的“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终结了“强制配储”模式;4月落地的“394号文”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并网和离网型两类,推动绿电直连项目,侧重增量新能源与增量负荷的配合发展。

  电力市场格局的变化,推动了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如何在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中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打造全场景适配体系,已成为企业在全新竞争中占据先机的核心命题。

  一方面,需要储能厂商拥有国内和海外业务不断突破的强实力,另外企业也要观察到未来5至10年内的新趋势、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方向,及时快速地调整战略、推出新的研发产品,并且拥有高素质的市场推广人才,定位精准,各个击破。

  今年4月,海博思创推出“储能+X”全场景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构网型技术、光储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储能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台区、通讯基站、一般工商业、高耗能工厂等各类细分应用场景的储能全套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以“电网、人工智能、感知、芯片”四大技术基因为支撑,通过储能技术与多场景的深度融合,不仅链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重构了能源生态价值链。

  例如,在“储能+充电”场景下,海博思创的充储一体机利用储能提供功率支撑,在同等变压器容量下,充电桩可超配2-5倍,场站充电能力提高40%-80%,并延缓变压器的增容需求。

  目前,“储能+X”战略已经在多个场景实现了落地应用。上海北翟路超级充电站储能项目、北京四元桥充储一体项目配置充储一体机等,都是海博思创为充电站的能源管理树立的新示范。这类项目不仅能使充电高峰期实现了动态增容,确保充电桩满功率输出,也可在电网低谷时段实现峰谷套利,提升项目价值收益。峰谷套利策略与智能功率支撑技术,也将为今后的储能充电项目带来能源助力。

  在光储融合场景下,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也在深化合作,双方共同探索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围绕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此外,在传统的油气开采过程中,一些油田由于地处偏远地区,面临着供电可靠性存在短板、设备运行成本高、电力调度和管理复杂等问题。为此,海博思创联合威尔普斯设计研发了定制化的油田压裂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不仅为电网灵活增容,还有效降低了化石燃料机组工作时长和配置数量,降低架线、用能和人员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

  如是。

  海博思创在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的带领下,展开一场可持续、可期待、肉眼可见的崭新全球化之旅。

  从策略、品牌再到规模效应,每一个层面都将起到作用。而内在的更大驱动在于,公司的创始人及高管们不断进取,通过细致的观察、通过对一线市场的敏感、调研与客户的深度接触,在时间、空间、产品、技术等多维度上大量创新,从而调整企业的思维和行动方向,进一步适应用户需求,拉动供应链为其赋能。

  以上业务成绩,也皆是基于该公司从电芯建模到储能系统集成、从智能运维到大数据分析的完整技术体系而来的。拥有海量数据,形成了电池数字化建模、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池系统集成,以及数字智能化闭环验证、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体系等技术优势,海博思创正在拥有更多的不可知和更多机遇。

  2025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推动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运维能力。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