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
储能中国网获悉,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在上海开幕。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在特邀报告中表示,到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宏伟目标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承载如此大规模、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必须加快新型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的电力总装机达2.7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3%,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截至10月底,国家电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电站279座,总装机规模达874万千瓦/2094万千瓦时。据中电联的统计,国家电投储能装机容量居行业首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源、网、荷等各环节需求,积极探索多场景、多模式的应用,逐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成果。 据其介绍,国家电投在山东建成了诸城10.1千瓦/20.4万千瓦时的储能示范项目,作为国内首座响应安全规程要求的储能项目,采用“极早期预警+报警+灭火+持续抑制”等多级消防系统,引领国内储能行业的安全技术全面提升。在集中式光储一体化领域,国家电投重点探索了支撑特高压外送的配套应用模式。分散式风光储一体化建设方面,该公司在江苏通过分散式“风电/光伏+储能”的布置方式,将储能设备因地制宜灵活分散布置在场站内部,形成主动支撑电网型风/光/储协同控制策略。 面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王绍民建议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新型储能主体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跨省交易,拓展多元化商业模式,持续完善市场化收益机制。同时,不断加强区域协同,通过跨省电网互联、容量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新型储能发展的内生动力。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