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5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青城论道 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上,中自科技副董事长李云在致辞中表示,公司储能相关核心技术均已实现自主可控。 李云称,中自科技在储能与储能+多能互补等新领域,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以提高系统性能、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为目标,持续开展储能及储能+产品的技术创新。除了为海内外的客户提供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独立储能产品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储能、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和安全可靠的运维服务,为工厂、园区提供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为高耗能企业降本增效,为社会减污降碳。 公开资料显示,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环境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向储能与储能+业务、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业务拓展。 据中自科技2024年年报,公司储能与储能+系列产品已通过EN、IEC、UN等多项测试,获得欧盟CE证、CB认证及CNAS证书。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开辟多个新兴市场,获得多个海内外储能与储能+项目,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近年来,中国储能行业在技术进步、市场扩张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84.2GWh,规模首超抽水蓄能。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收获的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69GWh。 中自科技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储能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提升,有望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公司储能相关业务在未来将呈现技术多元化、市场需求扩大、应用场景拓宽、产业链布局优化、国际合作加深、政策支持完善、经济性提升等发展趋势。 据悉,此次大会由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主办,中自科技、华为数字能源等承办。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新型能源企业等300余位代表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储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等前沿议题展开对话。 会上,为深化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中自科技与天津大学、中国工程院王成山院士团队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就智能电网及虚拟电厂领域核心技术转化达成深度合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