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能源储能
|
储能中国网获悉,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绿电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指引(2025年)》。其中,文件指出,为挖掘我省绿电要素优势,高质量打造绿电园区,实现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围绕控制绿电项目开发成本、降低园区配电环节成本、节约园区内部运营成本和合理控制园区网购电成本四个关键环节,制定本工作指引。 文件在控制绿电项目开发成本方面指出: (一)实施项目同主体开发。按照“整体协同、利益互补”的原则,鼓励同主体开展绿电园区项目开发,实现项目整体利益平衡。优先支持电源、绿电专变、直连线路、储能、运营平台及其配套设施等由同一主体投资建设。 (二)合理确定风光储容量配比。根据园区所在地风光发电出力特性、用户用电特性及分时网购电价,科学论证风光储容量配比,优化风光发电、储能、用电负荷、电网购电的协调性。 (三)落实新能源项目“标准地”。由园区所在政府牵头协调用地规划布局与土地核查,推进绿电园区配套新能源项目“标准地”,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新能源开发非技术成本,推动绿电项目加快落地。 (四)优选绿电项目投资开发主体。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省属金融企业及发电集团等参与绿电园区建设,引入优质资本、耐心资本长期投资,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与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营。 在降低园区配电环节成本方面指出:在绿电园区建设增量配网。实行绿电园区和增量配网政策叠加,支持绿电园区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将增量配电网作为绿电园区能源服务基础平台。 同时,绿电园区统一对电网结算。依托增量配电网,实现绿电园区整体对大电网结算。在增量配电网内部,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根据不同用户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结算,促进配电网与用户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在节约园区内部运营成本方面指出:整体组建源荷类虚拟电厂。引入优秀市场交易和运营服务团队,聚合绿电园区内用户、新能源,组建“源荷类”虚拟电厂,整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动态优化源荷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园区发用电与电力现货市场高效、经济交互,降低园区整体购电成本。 在合理控制园区网购电成本方面指出:按年确定中长期交易电价。在建立多年期煤电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市场供需和电价水平,逐年合理确定中长期交易电价,稳定园区用电价格基本盘。 探索煤电长期协同合作机制。鼓励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煤炭、煤电与绿色电力优势互补,以绿电园区为主体,通过股权合作、联营等方式与煤炭及煤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电煤供应和电力生产供需,将区域煤炭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电价优势,实现园区网购电价可控。 详情见下: 为推动我省绿电园区科学规划、高效建设和健康运营,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制定印发《绿电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指引(2025年)》,指导各市根据新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项目发展需求,高标准谋划建设绿电园区和绿电直连项目,强化全过程管理,确保园区高质量建成运营。 《绿电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指引(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挖掘我省绿电要素优势,高质量打造绿电园区,实现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助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围绕控制绿电项目开发成本、降低园区配电环节成本、节约园区内部运营成本和合理控制园区网购电成本四个关键环节,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控制绿电项目开发成本 (一)实施项目同主体开发。按照“整体协同、利益互补”的原则,鼓励同主体开展绿电园区项目开发,实现项目整体利益平衡。优先支持电源、绿电专变、直连线路、储能、运营平台及其配套设施等由同一主体投资建设。 (二)合理确定风光储容量配比。根据园区所在地风光发电出力特性、用户用电特性及分时网购电价,科学论证风光储容量配比,优化风光发电、储能、用电负荷、电网购电的协调性。 (三)落实新能源项目“标准地”。由园区所在政府牵头协调用地规划布局与土地核查,推进绿电园区配套新能源项目“标准地”,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新能源开发非技术成本,推动绿电项目加快落地。 (四)优选绿电项目投资开发主体。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省属金融企业及发电集团等参与绿电园区建设,引入优质资本、耐心资本长期投资,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与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营。 二、降低园区配电环节成本 (五)在绿电园区建设增量配网。实行绿电园区和增量配网政策叠加,支持绿电园区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将增量配电网作为绿电园区能源服务基础平台。 (六)绿电园区统一对电网结算。依托增量配电网,实现绿电园区整体对大电网结算。在增量配电网内部,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根据不同用户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结算,促进配电网与用户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七)降低配电环节电量电费。依托增量配电网,对园区内电力用户实施输配电量电价折扣或减免,增强园区配电网电价要素吸引力。 (八)优化园区容(需)量电费。依托增量配电网,对绿电园区用电负荷实施精细化监测,合理选择容(需)量电费缴纳方式;以园区为整体统筹预留负荷波动空间,引导用户有序错开负荷波动时段,降低最大需量。 三、节约园区内部运营成本 (九)整体组建源荷类虚拟电厂。引入优秀市场交易和运营服务团队,聚合绿电园区内用户、新能源,组建“源荷类”虚拟电厂,整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动态优化源荷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园区发用电与电力现货市场高效、经济交互,降低园区整体购电成本。 (十)实现园区源网荷储利益协同。以园区虚拟电厂和增量配电网为平台,设立源网荷储利益调节机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收益分配,提升绿电园区整体利益协同,增强各方协作稳定性,实现共赢发展。 (十一)提升园区电力平衡能力。依托虚拟电厂对园区内的发用电行为进行整合优化和动态管理,健全相应的激励考核和红利分享机制,降低园区电源和负荷曲线偏差成本。增强发用两侧对电价信号的响应能力,提升园区内整体电力平衡水平。 四、合理控制园区网购电成本 (十二)提高电能量市场交易水平。依托准确的内部电源发电预测、市场价格预测和内部调节能力,合理确定绿电园区在电能量市场中的中长期和现货交易比例,做好市场衔接和量价平衡,实现最低成本购电。 (十三)增加外部市场收益。依托园区电力平衡能力,在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中贡献调节价值,获取额外收益。通过高比例绿电使用,在碳市场获取收益。 (十四)按年确定中长期交易电价。在建立多年期煤电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市场供需和电价水平,逐年合理确定中长期交易电价,稳定园区用电价格基本盘。 (十五)探索煤电长期协同合作机制。鼓励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煤炭、煤电与绿色电力优势互补,以绿电园区为主体,通过股权合作、联营等方式与煤炭及煤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电煤供应和电力生产供需,将区域煤炭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电价优势,实现园区网购电价可控。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