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8月28日18时18分,随着控制室技术人员最后一道指令下达,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在完成技术调试消缺后正式并网。这是四川省首个并网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标志着我市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走进位于国家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作为西南地区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液流电池技术路线,储能容量可达50万度,放电5小时可满足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满足电能在工业园区就地消纳。 “这是一次央企技术输出与地方产业链的深度耦合,对于攀枝花‘建圈强链’意义重大,将有效带动钒资源、钒电解液、电堆、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产业,推动国家钒钛高新区构建以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主导带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钒钛园区,助力攀枝花市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国家钒钛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雨驰说。 据了解,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从启动到投运仅历时9个月,不仅填补了我市在长时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方面的空白,更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该电站单日可完成约8.5万千瓦时充电、6万千瓦时放电,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家电投集团四川公司风电分公司发展部主任邵旺说:“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储能容量稳定等核心优势。二期全钒液流储能+氢燃机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犹如一个“超级充电宝”,创新采用户外预置仓集成化设计,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在电力富余时高效储存绿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期精准释放稳定电流。通过6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调节能力,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同时配套110千伏升压站与主电网智能协同,将显著提升我市绿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数据显示,该电站每年可增加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约6.64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消纳绿电21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1.353万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愉 孔浩) |
上一篇:5000万千瓦、600万千瓦 宁夏实现新能源与储能装机“双突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