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23 储能行业年会暨工商业储能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圆满召开

2024-01-19 15:06:47 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谋发展 创未来”!2024年1月18日,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和储能中国网主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支持的“2023储能行业年会暨工商业储能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大力推广新型储能技术应用,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促进行业技术交流和合作。回顾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的现状、储能安全、以及发展成果、技术特点和商业模式;围绕行业热点、痛点、先进技术及项目应用进行研讨;研判下一步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路径,技术发展趋势等。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会长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会长文辉、储能中国网创始人兼总编辑陈一言出席大会并致辞。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国家电网、华能、国电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华电科工集团、天合光能、平高集团、华为数字能源、南瑞继保、宁德时代、远景能源、比亚迪、海博思创、特变电工、弘正储能、智光电气、正泰电源、北京绿色交易所、泰铂科技、特隆美、科大数能、海得新能源、清安储能、金力新能源、卧龙储能、内蒙古电力金盘科技、新源智储、易事特、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清华大学、中建八局等领导专家、企业代表200余人出席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张瑞哲,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唐西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昕宇,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储能事业部总监王德科共同主持。

  嘉宾致辞

  文辉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储能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储能工作者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2023年是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和电力需求的多样化,工商业用户对储能的需求越来越大,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工商业储能政策陆续出台且多地峰谷价差不断扩大,工商业储能经济性逐渐显现。

  陈一言总编在致辞中指出,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市场规模跃升发展;做储能行业的长期主义者,“谋和创”显得尤为重要。谋发展永远是在变局中寻找新局,目前新型储能行业“内卷”已经成为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企业只有在内卷中内生品牌驱动力,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全流程标准管理体系、深化全球储能产业链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协同升级,方可赢得未来!

  上午主旨报告分享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唐西胜主持,5位行业权威专家分别做主旨报告分享,对用户侧储能、能源转型与储能、储能电站控制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和相关政策等进行全面分析。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张瑞哲分享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介绍了2023年年我国用户侧电化学储能造端各环节、市场、工商业储能发展情况,及双碳目标下用户侧储能与光伏融合发展路径,并预测了重点省份用户侧储能发展潜力。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分享《能源转型与储能》主旨报告,介绍电力系统转型的背景、新能源、储能系统并网、应用基本情况,并从新能源发展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等,对储能发展提出建议和预判。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储能所所长白宁在分享《用户侧储能技术及应用场景》主旨报告时指出,储能技术路线评价指标:安全性、成本、性能、环境友好性;对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及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段召容博士代发言)分享《电池储能电站控制技术创新发展与工程实践》指出,世界能源格局正以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发展转变,储能技术是解决能源消纳问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以工程项目应用案例为切入点介绍了先进电池储能系统架构、构网型储能系统、储能安全等技术解决方案内容。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李建林教授分享了《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发展思考》。他表示,储能学科涉及材料、微电子、电气工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等诸多领域,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应高度重视储能学科通识教材、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共同推进学科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应尽快纳入人才招聘序列;储能实验平台建设是支撑储能学科建设的必要支撑。

  对话环节

  论坛对话环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昕宇主持,参加对话嘉宾分别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原党委常委、